教学教研课题研讨

合作学习——我们一直在路上

发布时间:2018-05-11 12:36 栏目:课题研讨 发布单位:贺兰县第三小学 点击量:3994 【公开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吴伟微

 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,恰当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时机,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,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。结合自己任教的小学语文学科,我觉得小学语文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。

  一、检测性合作学习。

 检测性合作学习主要运用于对基础知识的落实性检测,就语文学科而言,主要包括预习情况的检测(包括对课文的正确朗读、识字读词等),语文教材中基础知识点的检测(包括最基本的句式训练、背诵训练、字词的辨析等)。这样的合作学习时机要注意根据课堂的进度进行把握,在开课初,在课中知识点的集中讲解与训练之后,或者在课堂小结阶段。这样的检测性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发挥兵查兵”的效能,尽量全面地检测基础知识,纠正错误,有效落实基础知识点。针对我所带的二年级(11)班而言,多用在检查预习上,特别是字词的检查。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做到了检查,也是重复记忆的一种有效形式。

  二、探究性合作学习。

 探究性合作学习形式主要运用于课堂中对难点的把握,充分发挥群策群力”之优势,集思广益,调动大家的智慧来进行难点问题的探究与突破。这种合作学习是课堂中的难点所在。一是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找准探究点,针对语文教学而言,包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,对写法的探究,对文字的感悟,对文本感情的体会等。二是需要注意强化对探究的指导,要能够让多数学生顺利开展探究活动,尤其是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,充分预设学生会面临的困难,进行由易到难的梯状问题设计,帮助学生探究获知。三是需要充分放手给学生时间。在这个阶段,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给足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,以达到探究的高效。针对二(11)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,多数使用在探究人物思想上,尝试总结课文揭示的道理上。但在探究学习中还是存在理解不够到位,总结不够全面等问题。今后更要注意由简到难的形式,从而提高效率,锻炼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。在时间上,目前多数放在3到5分钟,今后要尝试多放手,对特别难的内容,考虑多以填空练习的形式出现。从而深化课堂小组合作的广度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,有话可说!

 三、共享性合作学习。

 共享性合作学习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。就学生而言,家庭环境不一样,知识面不一样,所以每个学生在课外所获取的教学资源也不一样,所以,在课堂上,可以对文本进行一定的拓展,进行资源共享性合作学习。当然这里的共享”,不光是收集的一些文本资源、图片资源,更包括学生对事物的观点、思考,还包括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故事等。在学生互通有无的过程中,得到合作学习的积累。

  四、辅导性合作学习。

 小组合作学习的另一大亮点就是兵教兵”,充分发挥小组内1号、2号的优势,帮扶3号,尤其是4号。所以,辅导性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运用也很重要,尤其是对一些基本知识的学习环节,如低年级的识字环节等。这样就弥补了“教师在课堂上兼顾不周”的不足,尤其是分解了对学困生的辅导压力,尽量让知识消化在课堂上,更好地保证了基础知识的落实

 当然,以上只是我个人目前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认识。相信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入实践与研究,我们的课堂上会产生更多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,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,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,从而更高效地提升我们的小组合作效益,提升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。

 


评论

还能输入140

用户评论

    还没有人评论,快来成为第一个评论者吧!
Copyright© 2020 nxeduyu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宁ICP备16000125号   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    宁ICP备16000125号
版权所有: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    技术支持: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:0951-5559291   0951-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
学校地址: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桃林南街    联系邮箱:449238269@qq.com